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穷孩子迈不进大学校门?
 
福建省武平县万安乡下圳村。村民朱明华、陈春莲于1982年生双胞胎,姐朱丽芳弟朱武星。1989年7岁进入学校读 书,到今年上半年高中毕业,在小学、初中、高中姐弟二人都是前十名的优等生 。

今年高考成绩朱武星总分712分,填报第一志愿是厦门大学电子信息科学 与技术系。朱丽芳总分610分,填报第一志愿是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根据二人的总分很可能都会被第一志愿录取。父亲朱明华今年44岁,母亲陈春莲也是44岁,都是勤奋老实的农民。农 闲明华兼做泥水工。十多年来为了培养下一代,勤奋劳动,节食少穿,特别进入高中阶段学费增加,而农副产品价格下降,维持正常生活已有困难。特别是1999年5月祖父朱继先脑溢血发作,虽经医治,迄今生活不能自理,负担了医药费三千多元。父亲于前年做工不小心,从木架上跌下来,花了医药费一千多元,现在比较重的农活都不能做了,到现在还欠人两千多元。厦门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二校新生入学费用加起来少则1·2万元多则1· 6万元。这个数字对村的一般村民都是很大的负担。特别对他家庭情况,要同 时负担两个人的入学费一万多元,实在是难于负担的,自分数公布后,全家心里特别着急。
  ……
  2000年8月中旬,正当全国高校的录取工作紧张进行时,一封读者来信寄到了本报。

在工地上等待录取通知书

  8月22日早上9时10分,福建省武平县万安乡下圳村的公路旁,记者拦住一名村民,问他朱明华家在哪里,“就是有两个孩子都考上大学的。”“朱明华,哦。”这名村民看了一眼记者的装束和乘坐的车辆,反问道,“不是有扶贫贷款下?”

  朱明华家是幢平房,夹在周围的楼房中,十分矮小。一个瘦小、驼着背的中年男人从屋里走出来,他就是朱明华。朱丽芳、朱武星都不在。十几分钟后,朱武星被叫回来了。记者伸手想和他握手,他伸出手又缩了回 去,这个显得瘦弱却倔强的男孩,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手上都是泥。”朱武星说,他是从邻居家的建房工地上回来,他和妈妈在那里帮人扛石头。

  “一天能挣多少钱?”
  “很少,十块钱都挣不了。”
  “两块钱都是好的。”他的母亲陈春莲在旁边说。
  将近11时,记者在离村子约两公里一座种木耳的大棚里见到了朱丽芳,她正把一些黑色的锯末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装,那是种木耳的原料。在一群吵吵嚷嚷的妇女和孩子中间,这个即将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女孩若有所思。
  记者问她什么时间回家吃午饭,她说要装完才走,她数了数,还有43个塑料袋。装满一个塑料袋得到的工钱是3分钱。这个上午,她分到了150个袋来装,能挣4·5元。
  “这两个孩子,从来都是这样,放假回来,不是下田做活就是去打小工,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昨天,她是到乡政府外面的芋田里帮人拔草。”给记者带路的朱丽芳的邻居、67岁的退休老干部朱燕林说。就是他,看到朱丽芳和朱武星的困境后提笔给报社写信。
  12时30分,朱丽芳回来了。雨下个不停,邻居建房工地上停了工,种木耳的工棚里也没原料不能再装袋。
  “一下雨我们就失业。”陈春莲,这位有高中文化的农村妇女说。自从丈夫朱明华摔伤,她就要干一个男人的活,挑很重的谷子,踩打谷机,甚至到工地上扛石头,挑砂浆。
  像往常碰到阴雨天一样,朱明华的伤口开始隐隐作痛。三年前,他在县城的工地上,从三楼脚手架上摔下来,一根骨头粉碎性骨折。治伤花了一千多元。更为严重的是,现在,摔坏的骨头往错误的方向长,使得朱明华的背一天比一天驼,他越来越像一个天生的残疾人。他想展示一下那受伤的地方,但坐在旁边的朱武星有点不耐烦地扯下了他的衣服。
  这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医生告诉过朱明华,只要花3000多元,就可以彻底矫正这根骨头。
  但他们舍不得这些钱,也拿不出这些钱,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几乎把所有能挣来的钱都拿来供两个孩子上学了。他们过的是全村最苦的生活。家里仅有的几盏电灯,都是15瓦的。“平时只开一盏灯,要是孩子不回来,一个月用不了3度电。”陈春莲说,村里收电费的人都懒得收他们的钱。而平时家里只要有点好东西,过节杀只鸡鸭,朱明华也要用口杯装上一大半,赶上7公里的路,给两个孩子送到学校里去。
  朱明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家种着2亩6分多地,一半种烟,一半种水稻,辛苦一年下来,收入也就几百块钱,加上养几只家禽家畜,打点杂工,“一年的收入不会超过2500元。”
  自从姐弟俩考上了高中,朱明华家经济上的拮据状况就没有改变过。朱明华清楚地记得,孩子们上高一时学费是每人每学期697元,高二时加了140元,高三又加了100多。
  “高三一年读下来,学费加生活费,花了5200多。”这使得朱明华一年就欠下了2800多元的债务。
  让朱明华、陈春莲夫妇含辛茹苦的最大动力就是他们相信两个孩子会有出息。几乎从这对双胞胎儿女迈进小学课堂之日起,他们就给了父母这样的信心。他们被父母昵称为“芳芳”和“星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芳芳”和“星星”不仅是父母面前听话的儿女,还是老师、同学眼中学习勤奋、成绩优秀的好学生。1997年,兄妹俩同时考进当地重点中学武平一中,朱武星的成绩是全县第一,朱丽芳的成绩是全县第七。
  “要是他们读书读得出去,再苦我们也心甘情愿。”陈春莲说,她认为这是她最合算的一笔投资。

亲友筹钱不足4000元

  7月9日,高考完毕,7月24日,分数公布,7月28日划定分数线。朱武星成绩超出重点线100多分,朱丽芳的分数则正好在重点线上。朱武星估计,他会被重点第一志愿厦门大学录取,朱丽芳则会被本科第一志愿福建医科大学录取。
  朱丽芳填报的志愿,从重点到专科,清一色的医科。她不否认,填报医科与她目睹亲人所受病痛的折磨有关。“除了自己的前途,我希望能学点对家人有用的东西。”说这话时,她的爷爷坐在旁边,不时地用袖子抹一下嘴角流出的涎水。自从去年脑溢血突发之后,他就落下了偏瘫的毛病。
  8月18日,朱武星收到了厦门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注明,这个系的学费每年4500元,除此之外,必须支出的费用还有住宿费500─1200元,军训服装费100元,体检复查费30元,代购无线耳机费40元,教材费300元,总计5470元。
  而朱丽芳报考的临床医学系,因为是热门专业,费用只能更高。
  按最保守的估计,姐弟俩要上路,至少要1·3万元。
  朱家的筹款进度显得力不从心。
  首先的行动是卖了一只正在长膘的架子猪,一百多斤,300多元,另外就是准备卖刚收回的稻谷,价钱便宜得让人伤心,早籼谷300斤只能卖100元。除了这些,能变卖的东西就少得可怜了,“几只鸡,几只兔子,能卖几个钱?” 
  自从分数公布后,朱明华家里召开了几次筹款会议,参加的有朱明华的一个舅舅、两个姑姑、两个弟弟、一个姐姐、一个妹妹,这几乎是他们家的全部亲友。“亲戚坐在一起,坐了几次,先是一起想办法,后来是互相揭发,说谁比较有钱。”朱明华的姑夫李荣顺说。
  能“揭发”出来的钱是很有限的,舅舅答应出400,弟弟出300,姐姐出200,妹妹出100。作为和朱明华一样贫困的农民,他们几乎倾尽了全力。
  两个姑夫年事已高,家里本来比较困难,迫于压力,大姑夫谢镜清以一群即将出栏的仔猪作抵押,从乡信用社贷了500元,二姑夫李荣顺没什么作抵押,贷了300元。
  这样,倾全家族之力,朱明华为一双儿女上学筹到的款不到4000元。面对4000元与1·3万元之间的巨大差距,朱明华感到手足无措。
  经济上的巨大困难压倒了儿女考上大学的欢欣。陈春莲说:“姐弟俩考上,别人都高兴,我是眼泪一直流,几天没合眼,心里一块石头。“当时的想法是,实在不行,就让一个人去。”朱明华说,“至于谁去,我说只能抓阄。”

老师还要扶学生最后一把

  朱氏姐弟所在的万安乡下圳村,离县城5公里,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马路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在武平县,这远不是最贫困的乡村。在更多弯曲而狭窄的砂石路、机耕道通向的地方,还有更多贫困的村庄,贫困的孩子。在几年前,这个县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朱丽芳和朱武星就读的武平县第一中学,曾经给贫困的学生发放困难补助,每个月10块钱,每个班5个名额。朱丽芳和朱武星都没有申请过。“班上还有比我们更贫困的人。”他们说。
  8月下旬,武平一中的毕业生们陆续领到了录取通知书,今年,这所学校共有658人考上专科及以上学校,应届毕业生中82·81%的学生考上本科。

  在校长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一份名单,都是已考上大学但面临着缴费困难的学生。
  林国科,以630分的成绩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录取,父母双亡,靠70多岁的爷爷挑担卖货和小妹外出打工寄回的钱维持家用,上完高中.夏,以714分的成绩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父亲早逝,靠母亲的微薄收入度日,入不敷出,现在举家为学费发愁。
  兰祥锋,以651分的成绩被福州大学录取,父亲先天残疾,母亲体弱多病,兰祥锋和3个弟妹均为在校学生,一家的生活主要靠其母亲辛勤耕作和亲友支持。
  修兴强,以737分的成绩被北京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6/293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00年9月6日

1. 江主席昨夜是不是太辛苦了?─新长恨歌(图) (36,135次)

2. 江泽民接受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访问全文 (33,880次)

3. 看哪!江泽民秀味十足 (32,499次)

4. 一次成功的政变:一九八九年江泽民上台前后纪实 (32,003次)

5. 江主席怎么越来越下流 (29,407次)

6. 这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 你们承认吗 (29,002次)

7. 江泽民可望成为此次元首大会最耀眼的明星 (26,005次)

8. 自由亚洲电台专访李洪宽谈《小参考》和《大参考》 (22,570次)

9. 江泽民就是一只鸭子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莱士当面暗示 (22,103次)

10. 【凌锋】李鹏子女──太子党的新朽 (21,183次)

11. 朱熔基指李鹏老婆涉嫌走私 (20,943次)

12. 张志新冤案又披露出新的秘密 (20,875次)

13. 政治顺口溜 江泽民多事之秋 (20,038次)

14. 国内官场腐败大观 (19,893次)

15. 谏江泽民书 (18,147次)

16. 江泽民在纽约召开记者招待会黑布封窗 对面大街法轮功大旗招展 (17,960次)

17. 真情的故事传遍了全国 (17,472次)

18. 百瘤齐发,推陈出新--中国腐败面面观 (17,431次)

19. 孟玄: 透视中南海:谁将成为江泽民接班人? (17,313次)

20. 胡平: 从法轮功现象谈起 (17,048次)

21. 专政绝无日月,民主才有青天! (16,998次)

22. 新派武侠系列: 大闹紫禁城之六相府风波 (16,717次)

23. 小笑话 老汉赶驴进城 (16,680次)

24. 江泽民集团断送了中国共产党的前程 (16,552次)

25. 江泽民是“伟大领袖” 末世怪事多 (16,372次)

26.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四李老官儿 (16,316次)

27. 人民可以卖,国家都可以卖,那块石头为什么不可以卖 (16,208次)

28. 早报:中国事故频频形势严峻 (16,190次)

29. 暗箱操作梦断清华 又一考生成高招牺牲品 (16,076次)

30. 在这个国家,编织着世界上最美丽而又最无耻的谎言 (15,917次)

31. 江南杰:江泽民谋略全无,怎能和毛邓平起平坐? (15,871次)

32. 《阿诗玛》的命运 (15,760次)

33.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五小侠这厮 (15,717次)

34. 李长春内定国务院总理 (15,522次)

35. 【人民报社论】“爱国”天主教主傅铁山为共产教皇江主子传教 (15,503次)

36. 江泽民何许人也? (15,431次)

37. 江西两万农民暴动 民间流传“只缺陈胜吴广” (15,343次)

38. 华毅: 也谈法轮功现象 (15,342次)

39. 江泽民三部署延续政治生命力 (15,313次)

40. 凌锋: 李鹏是中国腐败总头目 (15,239次)

41. 李鹏纵有苦衷怀璧其罪 江胡薪火相传乐观其成  (15,224次)

42. 星火正燎原:反江浪潮汹涌,七月恶性动乱破纪录 (15,215次)

43. 曾志回忆录记录中共杀人防火 (15,071次)

44. 十六大江泽民志在当“教主” 胡锦涛只能是“新弱主” (15,017次)

45. 河北省爆出高级官员集体贪污受贿大案 (14,933次)

46. 李鹏走了,不带走一片光彩 (14,901次)

47. 人民呼声: 为什么这个共产党的县政府这么牛 (14,889次)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订得一塌糊涂 (14,822次)

49. 新派武侠系列: 弹江泽民镇压法轮功 (14,779次)

50. 北京军区某军人:《出师表》 致江陛下 (14,725次)

51. 江泽民——人类历史上最丑的怪角 (14,694次)

52. 美国联邦法院受理控诉李鹏案代号为六四四六 (14,565次)

53. 海外专家嘲笑江泽民建议的国际网络警察公约 (14,530次)

54. 颂“反腐”诗歌数首 (2) (14,516次)

55. 新派武侠系列: 与江总书记网上斗法(全) (14,489次)

56. 大陆网友从技术上确保个人隐私、防止跟踪的全套手段 (14,426次)

57. 无法无天的计划生育(三): 株连九族的专政 (14,424次)

58. 厚黑高手-江泽民 (14,420次)

59. 中共十六大和第十届人大、政协领导成员名单 (14,401次)

60.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三此去秦城 (14,399次)

61. 李鹏护卫群与牛共影 美特勤人员严加部署 大陆车队阵容各国之最 (14,345次)

62. 传中国气功师沈昌被逮捕 (14,311次)

63. 李鹏在接见海外华人时的重要讲话 (14,294次)

64. 中共公安派卧底监视「网吧」 网民们小心 (14,280次)

65. 找一个借口做奴隶 - 致善良的奴隶们! (14,278次)

66. 江先生的“三讲” 我看还是“莫三讲”算了 (14,267次)

67. 何祚庥先生的政治目的达到了吗? (14,262次)

68. 老同志联谊会坚决----粉碎江泽民的斯大林主义迷梦 (14,172次)

69. 江泽民到长春祸害百姓 尤如皇帝巡视 (14,122次)

70. 时髦女被当街砍死.现场群众至少有二三十人,没人喊叫,更没人上前制止 (14,081次)

71. 醒醒吧!梦中的中国人! (14,066次)

72. 险遭暗算 反贪小说《天怒》作者陈放 (14,011次)

73. 透视中南海:朱熔基留任总理妨碍了谁? (13,983次)

74. 河南警方制伏一劫持33名小学生为人质的绑匪 (13,975次)

75. 猛醒: 堕落的中国,可怜的中国! (13,959次)

76. 喧天锣鼓是欢迎江主席呢,还是疆独、藏独人士的抗议? (13,940次)

77. 李瑞环新暗贬“三讲”批评“空话” (13,936次)

78. 江泽民踏著邓小平的足迹上「六十分钟」 (13,892次)

79. 江泽民的“形象工程” (13,880次)

80. 记者暗访揭惊天黑幕:血头操纵盲流“献血” (13,875次)

81. 西部大贪污同样触目惊心 (13,857次)

82. 难道共产党内部就那么黑暗吗?没钱没权寸步难行 (13,856次)

83. 无法无天的计划生育(二): 敢问罚款何处去?官民皆指腐败风 (13,825次)

84. 【人民报社论】让江泽民同志回家卖红薯 (13,823次)

85. 再论三峡工程: 朱熔基和三峡工程 (13,822次)

86. 震撼中原的灭门惨案 (13,771次)

87. 中国政府加强抵制达赖喇嘛 (13,764次)

88. 江泽民扬州小调(选场) (13,738次)

89. 外长唐家璇一家三代都是著名的亲日派 (13,725次)

90. 中央党校教授痛批江泽民,呼吁彻底改造中国共产党! (13,720次)

91. FBI追查中国银行 (13,720次)

92.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二初入京城 (13,713次)

93. 对“【人民报社论】爱国天主教主傅铁山...”的一些看法 (13,691次)

94. 胡锦涛接班:何以逃脱“林彪困境” (13,684次)

95. 小白: 谈"给政府压力"或者"反政府"行为 (13,619次)

96. 又一起雇凶杀害举报人案件始末 践踏生命的血腥交易 (13,595次)

97. 刑不上中南海,贪腐更猖獗 (13,588次)

98.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实践、实践、再实践(图文) (13,583次)

99. “咫尺天涯远 易去难相见” ——斯诺夫人来访被阻纪实 (13,573次)

100. 当心,别被“墨菲定律”绕昏了头! (13,566次)

101. 从两个国际「友人」到「6.4」李鹏 (13,562次)

102. 巴黎地铁出轨二十四人受伤 (13,549次)

103. 漂亮女编辑缘何死于常规检查? (13,540次)

104. 共产党垮台是肯定的 要全中国陪葬 (13,539次)

105. 中国人满意一党统治?
江泽民到底是想骗美国人?还是想骗自己?
(13,537次)

106. 李强: 《给全美华人的一封信》 (13,534次)

107. 颂“反腐”诗歌数首 (1) (13,528次)

108. 【人民报社论】中国的宗教已沦为为中共政权服务的政治工具 (13,525次)

109. 小茨威格: 世纪末随想 (13,512次)

110. 孟波: 中国人的审丑观真让人恶心 (13,487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