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被损害的基本权利
北京流行《转法轮》
茉莉:身体是自我尊严的最后领地
马耳他人民期望的不是秦皇陵中的古战车 (图文)
为何撞机事件美国向中方的支付如此可笑?
小笑话:江泽民初见莱温斯基
呐喊:《不能容忍道德的沦丧》--中国河南高考满分作文
石沙:江泽民七一讲话埋下共党分裂祸根
萧平:为资本家入党,江泽民不惜两肋插刀
一个美国人的评价:江泽民是一个奴隶
小笑话:江泽民的迟归妙计
江泽民真会幽默:13 – 1 = 0
江狂人颈上的绞索即将收紧
江泽民北戴河「中流击水」 老百姓上海市水中呼天
劳教所期满拒不释放炼功者 避暑地江泽民才敢河里尽逍遥
南玉:穷途末路拜树头,江泽民唔得闲喽!
方鸣:魔力非凡的“七一”裹脚布
哀华民:可钦可敬、流芳千古的中国总领事
击垮邓氏家族 江泽民终成黄金梦
方鸣:“不露内秀”和“不漏露羞”
方鸣:法国记者三拳打到江泽民的要害
看中共调整天津市委、海南省委领导班子名单后的唠叨
广西官匪蔑视江喉舌 江泽民气数将尽
最新大陆民谣:十二般变化
惊讶之后还是惊讶:领导们学习去了——观南丹事件内幕
中共办奥运会“不用群众出钱”?
朱熔基不应仅停留在“我不是上海帮”的政治表态上
中共荒唐世界第一 传送人民日报可判间谍罪
中宣部反左为江泽民保驾 邓力群《中流》被下令停刊
华盛顿邮报:赤裸裸的流氓政府──中共官员首次披露江泽民镇压法轮功三步曲
克林顿“忌妒”江泽民
小笑话:谁的智商最低?
建军节礼物:大陆军官嫖娼记功 车毁人亡重金安抚
从李瑞环被软禁说起
红黑两道自相残杀?青海警校离奇爆炸案
读者来信和编辑的回信: 如何寻找这篇文章
京郊考察李鹏遇刺 江泽民丢车保帅
高干为遮丑而杀警卫并追认其为烈士
江系上马阻力重重,权力分配行情未定
小笑话:马上做掉
陈希同之子提出翻案:矛头直指江绵恒
张爱萍的期望能实现吗?
朱小华供认五亿元给高干送礼:王兆国一万五购入豪宅二幢
中国主席给我们总统的一件礼物。那是一件从秦始皇(公元前259-210)陵墓里挖出来的青铜古战车。
民主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都不敢梦想把国家古文物在海外旅行中送给外国要人。而如果他(或她)这样做了,那必然会引起大规模的强烈抗议,媒体也会大声疾呼,要他(或她)付出代价。而中国先生却能这样做,因为在他来的地方,主席就是国家。或者更确切地说,那里的人民没有权利,他们甚至不能设想国家文物是国家的财产,而不是主席的礼品。那个地方的任何东西都是国家的,但没有东西是公众的财产。 然而,那是另一个问题。
中国主席已经来过了,也已经走了,受到了那些为了经济利益的人们的笑脸相迎。然而,长久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印象的不是江泽民忙着在全球把从他自己的人民那里偷来的一件件古代雕塑送人,而是一个学生孤身一人静静地站在一辆移动的坦克前,这已是媒体历史上最著名的图象。江泽民会很不愿见到的。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3. 我看江泽民挺好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它? (29,510次)
5. 击垮邓氏家族 江泽民终成黄金梦 (24,372次)
6. 李瑞环万里乔石叫板 江泽民还真没了辄! (24,324次)
8. 机密:共党八十大庆江泽民遇刺吓破胆 (23,806次)
10. 京郊考察李鹏遇刺 江泽民丢车保帅 (22,749次)
11. 小笑话:江泽民初见莱温斯基 (22,552次)
12. 方鸣:江泽民想到美国作秀,没了门 (19,674次)
13. 遇核心关怀,宋祖英终于光艳夺目 (18,901次)
14. 陈希同之子提出翻案:矛头直指江绵恒 (18,781次)
15. “诚信”漂流记:高考优秀作文选登(图) (18,627次)
16. 呐喊:《不能容忍道德的沦丧》--中国河南高考满分作文 (18,609次)
17. 高干为遮丑而杀警卫并追认其为烈士 (18,395次)
18. 放冷箭马屁精扳倒李嘉廷 表清白江泽民忍痛割爱 (17,987次)
20. 从李瑞环被软禁说起 (17,309次)
21. 幽默:一份只能在海外公开的采访纪录 (17,115次)
22. 建军节礼物:大陆军官嫖娼记功 车毁人亡重金安抚 (17,047次)
23. 这样喜人的新闻看了老变少 (16,880次)
26. 中共军方下最后通牒 江泽民被「逼宫」 (16,207次)
27. 方鸣:“不露内秀”和“不漏露羞” (16,205次)
28. 小笑话:谁的智商最低? (16,191次)
29. 吴帮国上海传密旨 江泽民恐慌建「皇陵」 (16,070次)
30. 北戴河会议激流暗涌 胡锦涛江泽民生重大分歧 (16,069次)
31. 小笑话:马上做掉 (16,048次)
32. 大爆高层内幕 前解放军情报部部长姬胜德被判死缓 (16,020次)
33. 小笑话:江泽民的迟归妙计 (15,813次)
34. 北戴河风云莫测 胡锦涛稳坐船台(图文) (15,725次)
35. 急件!给江泽民同志的一封信 (15,58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