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董建華號召大陸人搶港人飯碗 江澤民大喜
 
作者:沈默
 
【人民報消息】香港迴歸五年來,受大陸吸今效應和內地廉價勞動力競爭的影響,經濟日益衰退,樓價狂跌,通縮嚴重,酒樓超市紛紛結業,失業率與破産個案攀至歷史新高,恒生指數由迴歸前的一萬七千點跌至目前僅在一萬點左右上下。

以往持回鄉證榮歸故里或北上消費買春的香港人開始悄悄地返內地覓食,以介無米之炊。這些爲求生計,被迫離家北上,兩地奔波的人,雖仍衣著光鮮地被大陸同胞稱爲「香港老闆」,受到上賓式的接待或肥豬肥羊式照宰,但畢竟囊中羞澀,且徒增了往返穿梭的負擔,顯得滿面風塵與無奈,與往日持證傲人,財大氣粗時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適逢這「人面不知何出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之時,董建華又祭出了其振興香港經濟的幾大方案,欲與前「八萬五建房方案」媲美,其一大手筆爲:從每日批准港人所生子女自大陸來港團聚的單程證名額中,撥出百分之六十給大陸專業人士來港任職,以示香港特區政府求賢若渴,盼皇師南調之誠意,幷言相信此舉一定會得到中央政府恩准云云。

香港在前英國殖民者治下本是個國際大都市和世界金融中心,除了對大陸及少數共産國家實行壁壘政策外,出入境和申請居港權基本上十分自由,故一向人才濟濟,特別是金融、保險、物流、商貿等行業,現在董特首一方面要立法減公務員的人工,另一方面又要輸入內地專才與香港人爭飯碗,這把鐵算盤真打得令人叫絕。因香港是個競爭的社會,內地專才一旦湧入,必對香港的專業人士隊伍,特別是港府公務員增加壓力和緊迫感。大陸人工薪低,要求低,能吃苦耐勞,又因長期服從黨的領導之故,大多是乖乖牌,對香港社會自然能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香港專業人才再不動腦筋急轉彎,爭拍特區首長的馬屁,一旦被上司炒了魷魚,被迫參加北上討生活的大軍時,還不知道自己究竟死在哪一位大陸新移民的小報告手上呢!

對於所謂「專才」,中共建政以來早已定義得十分明確:即又紅又專,聽黨的話,跟黨走,爲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只要仰承上意或一親龍澤,哪怕毫無專業知識也能象吳儀那樣,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時拍桌子駡街,大紅大紫地升上國務院副總理,幷即將進入第四代集體領導班子,否則再怎麼專也要象徐匡迪一樣讓位給陳良宇。可見董特首的北師南調計劃當然比北水南調更蒙中央領導之歡心,因一則大陸有十三億人,所謂「人才」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始終能矮子裏拔長子出來,從無青黃不接之虞。二則大陸回頭走部份資本主義道路後,國有企業大批破産,往日的鐵飯碗早已進了廢品回收站,現有董特首要爲江澤民的「人權即豬權論」背書,是愛國愛港的一大表現,自然會得到中央政府的首肯。至於另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原因,便是北師南調後自可加強特區政府的領導,免得董建華再淪爲孤家寡人。比如國安、公安、軍情繫統皆可派專才來港加強東方明珠的情治和反諜工作,以防香港成爲顛覆中央政府的基地;大陸的司法系統自然也可派遣專業人士來港,幫助香港特區政府制訂有關反顛覆國家政權的新法,交流鎮壓反革命份子的經驗,研究如何在「五十年不變」中儘快給法輪功套上反中亂港的帽子;至於「三自愛國會」之類的宗教界專才,經粵語培訓後可來港傳教,放言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以及引導香港信徒學習江主席的「三個代表理論」,這對於馬照跑,午照跳,頭照搖的香港特區至關重要,否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可不是天天吃素的!

董建華執政五年來其實執行的是一種劫貧濟富政策,寧可錦上添花,不屑雪中送炭,現在又要減綜援,減公務員人工,高薪聘用高官應付什麼問不問責……故出現大批港人仿徨無著,人往低處走的無奈現象本十分平常,不平常的則是「大陸香港化,還是香港大陸化?」這一問題的答案。

二00二年七月十三日於芝加哥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7/18/2202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