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與專制角力 13億中國人要自救(圖)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11月21日報導,11月19日,政治評論家曹長青應民主進步黨加拿大黨部邀請,在多倫多作了臺灣民主及政局的現狀及發展專題演講。曹長青在演講中談到了當前海峽兩岸的主要問題不是獨立或統一,而是民主與專制在角力,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些在野黨背後有中共支持。

連宋訪中自取滅亡

曹分析臺灣政壇上的藍、綠之爭的實質性問題,說臺灣後面有中共以統戰和武力威脅在干預。開始的時候效果還沒有表面化,後來連宋訪中,積極配合中共,就越過了底線。

天滅中共之時,連宋居然千方百計去聯合獨裁中共打擊自己的民主政府,實在匪夷所思。沒有哪個民主政治像臺灣那樣面臨着幾百顆導彈和統戰的威脅。曹說臺灣聯合報曾有這樣的報導:「中國神六上天,臺灣議會打架。」「怎麼能這樣看呢,毛澤東是不要褲子也要原子彈。中國的人大能打架嗎?不舉手下次都不讓你來了。」

當然下次不讓你來還是客氣的,很多回去就給收拾了。例如,中央八屆十二中全會不是八屆中央委員一致通過「永遠開除劉少奇黨籍」,當時中央委員陳少敏是唯一沒有舉手的,於是她回去就遭到長期的迫害。

中共不敢打臺灣

曹長青用數字論述中共不敢真的打臺灣:1)中國現在的經濟只佔世界的4%,而美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43%。中國經濟還75%靠外貿,要打戰就會影響中國四分之三的經濟。2)貧富懸殊,中國有7千萬人每年收入低於75美元;2億人每天收入少於1美元;6億人每天收入少於2美元。3)民衆不滿情緒高漲,去年大陸發生了7萬件遊行示威事件;4)西藏、新疆兩地的矛盾越來越尖銳;5)大陸發生的退黨越來越多人加入;5)世界大局有利臺灣,1975年聯合國144 個成員國中只有25個是民主體制,現在191個成員國中有126個的政府是經民主選出;6)軍事及經濟力量的對比,美國軍力是其後10個國家的總合,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中國的7倍。而中共的國民生產總值還是有極大水份的。

中共從未真正打算打臺灣,它根本就沒有這種能力,但中共只要存在一天,它都不會放棄講打臺灣,因爲這已經變成了中共轉移國內危機的一根稻草。

臺灣人反感聯合中共的人

曹強調中共是造假第一。查爾斯王子最近被公開的日記中說,他訪問北京時,中國政府說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而查爾斯說他親眼看到是鼓風機吹的。在中國沒有民意,只有黨意。誰要聯合中共,只會使臺灣人反感。

中共害怕臺灣的民主

有聽衆問臺灣是否錯過了幾次獨立的機會。曹長青指出,臺灣不應存在獨立問題,中華民國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長,而中共也從未管治過臺灣,所以臺灣從來都是獨立於中共政權之外的。其實中共也不是看重臺灣的土地,它把比臺灣大得多的土地都出賣給俄國人了,它是害怕臺灣的民主。曹稱中共劫持了13億中國人,而民主就可以解救他們。

中共隨時可能崩塌

曹長青認爲中共只要存在,就會選擇專制,這是它的本質決定的。所以結束中共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才能真正幫了臺灣,同時也幫了大陸人民。而且中共現在很虛弱,大陸有8千萬被迫害的宗教人士;8千萬受迫害的法輪功;8千萬被管制的上網人士;還有數不清的維權人士,這些都是結束中共的潛在力量。

曹用馬拉松長跑的最後5英里來描述這場民主與專制的角力,他呼籲每個臺灣人都要做貢獻。

至於說中共何時會垮,曹長青講了蘇聯的故事。從前人們感嘆蘇聯如此強大,等蘇共三天內垮臺後,人們又說,它怎麼這麼弱?!

現在退黨大潮已經把中共連根拔起,慌不擇路的中共現在隨時都可能崩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11/21/3841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