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華文化:唐朝書家李世民(圖)
 

李世民撰寫的晉祠銘。
【人民報消息】唐朝的建立結束了西晉以來近三百年的動亂局面,國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貞觀之治」。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爲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中國書法史上,以行書刻碑的首創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溫泉銘》便是行書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他不僅將社會經濟、文化等推向鼎盛時期,而且身體力行地倡導書法,促使唐代書法成爲中國書法史上輝煌的一頁。他親自爲王羲之寫傳記,不惜重金蒐購王羲之墨跡三千六百紙。

李世民「以書師虞世南」(《宣和書譜》),常與虞世南論書,並雲:「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唯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這反映了唐太宗的書法觀,亦是相當開放的。唐太宗書法師承魏晉,《書小史》稱其「工隸書、飛白,得二王法,尤善臨古帖,殆於逼真。」《晉祠銘》爲其書法傑作,當時各國使節都將精拓本帶回去,廣泛宣傳。

《溫泉銘》是唐太宗爲驪山溫泉撰寫的一塊行書碑文。此碑立於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即唐太宗臨死前一年。原石早佚,1900年發現於敦煌石窟,現藏於法國巴黎圖書館。

《溫泉銘》書風激躍跌宕,字勢多奇拗。俞覆在貼後跋雲:「伯施(虞世南)、信本(歐陽詢)、登善(褚遂良)諸人,各出其奇,各詣其極,但以視此本,則於書法上,固當北面稱臣耳。」對其評價極高。此碑書法不同於初唐四家的平穩和順,而有王獻之的欹側奔放。

《晉祠銘》全稱《晉祠之銘並序》,唐太宗撰文並書。碑高195釐米,寬120釐米。碑額高106釐米,上刻「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飛白書九字。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八月刻,碑現存山西太原晉祠貞觀寶翰亭內。此碑行書28行,行44字至50字不等。

此碑書法渾然天成,筆畫結實爽利,無做作之態。楊賓《大瓢偶筆》雲:「今觀此碑,絕以筆力爲主,不知分間布白爲何事,而雄厚渾成自無一筆失度。」清錢大昕雲:「書法與懷仁《聖教序》極相似,蓋其心摹手追乎右軍者深矣。」清人王佑做詩讚曰:「平生書法王右軍,鸞翔鳳翥龍蛇繞,一時學士滿瀛州,虞褚歐柳都拜倒。」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8/10/4127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