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不爲良相便爲良醫 祁門名醫汪機(圖)
 
顏丹
 
汪機「行醫數十年,活人數萬計」,與其父「嘗以醫活人,至數千指」相比,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人民報消息】安徽祁門一帶自古名醫迭出,但因「精通醫術,治病多奇中」而被記載於明史《李時珍傳》的卻只有一位,那就是汪機。汪機,字省之,號石山居士。他生於儒醫世家,其祖父汪輪、父親汪渭及叔伯輩同族汪宦皆爲名醫。其父汪渭不僅精於醫術,且著述甚多,而汪宦則是明嘉靖時太醫院御醫徐春甫的老師。 自幼習讀儒家經典的汪機未能走上入仕爲官之路,轉而繼承父業,踏上懸壺濟世之途,這並非是因他一味聽從父親之命,而是源於「存心濟物,志不在名」的父親對他的諄諄開導與啓發。 汪機自成爲補邑庠生後,就屢試不利。但他父親開導他說:「昔范文正公嘗自禱曰,不爲良相,便爲良醫。意謂仕而不至於相,則其澤之所及,顧不若醫之博耳。」在其父看來,良相之責在於「澤之所及」,要盡全力惠及天下蒼生。入仕爲官,若成不了良相,就不如用醫術「益衆」來得更深遠、廣博。在父親的啓悟下,汪機放棄學習「科舉浮文」,開始研讀「醫家諸書」,以濟物、活人爲其畢生志向。 汪機最早被人發現其精湛的醫術,就是因他治好了母親多年的頑疾,後來還三次爲晚年的父親治好了重病。 據《石山居士傳略》記載:「其母孺人病頭痛,嘔吐十餘年,居士起之如故。以望公晚年三染疾,亦三起之」,「於是益加研究,診治病者,百試百中,捷如桴鼓,聲名益彰」。 汪機因「孝」、「事親」而「究心醫學」。此後幾十年,「凡岐黃扁倉諸遺旨,靡不探其肯綮」,因此才達到「殊證奇疾,發無不中」的境界。可見,他畢其一生,博覽醫書、潛心鑽研醫學經典,是實現其醫術超凡、精湛的必備條件。 直至年逾古稀,汪機依然手不釋卷,尤其對《靈》、《素》、《難經》、《傷寒》等中醫古典專著甚爲精通。同時,他傾盡心力,花費大量時間整理、編補醫學古籍。自天命之年著書立說,一直筆耕不輟。 他爲撰寫出《醫學原理》而「朝究暮繹,廢寢忘食,經歷八春」;爲整理出《傷寒選錄》而歷經數十年;爲訂正《脈訣》中的偏誤,多次徒步往返於祁門與歙縣之間,以重金抄錄《脈訣勘誤》,最終完成《補定脈訣勘誤》一書。 汪機「行醫數十年,活人數萬計」,與其父「嘗以醫活人,至數千指」相比,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父親很欣慰地對他說,「你有如此高明的醫術,功名利祿又有什麼好羨慕的呢!」 作爲儒醫,汪機對父母盡孝,也以一顆仁心來對待百姓。無論遠近親疏,是凡來求醫問藥的患者,他都「竭力治之,至忘寢食」。而對於無法救治的人,他也直言相告,從不隱瞞。他常說,身爲醫者「不可輕視人之生死」。他還免費爲窮苦的病人進行治療,甚至資助其藥物。 明朝嘉靖年間,祁門突發瘟疫,一時間死亡相繼,哭聲載道。汪機心繫當地百姓,於是自己出資購買藥材,並配製成湯藥,盛放在家門口的大瓦缸中,免費施予民衆。未久,瘟疫得以遏制,得救之人不計其數。 嘉靖已亥年(公元1539)十二月,一代儒醫汪機在故鄉祁門與世長辭。 (參考數據:《石山醫案刻序》、《石山居士傳略》)△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2/13/7186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