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1月18日发表
人气:61,535 分享:
|
|
发自内心真诚关怀的"一碗汤面"(图) |
|
子慧
|
|
【人民报消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名称我们叫它做「一碗汤面」。
这个故事是在某个除夕夜12月31日,发生在日本札幌街上一家「北海亭」的面馆里。除夕夜吃荞麦面条过年是日本人的传统习俗,因此到了这一天,面馆的生意特别好。北海亭也不例外,这一天几乎整天都客满,不过到晚上10点以后几乎就没有客人了。平时到凌晨,街上都还很热闹的,但这一天大家都想早一点赶回家过年,因此街上也很快就安静下来。北海亭的老板是个憨憨傻傻的老实人,老板娘很古道热肠,待人亲切。
除夕夜,最后一个客人走出面馆,老板娘正打算关店的时候,店门再一次轻轻的被拉开,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小男孩走进来,两个孩子大约是6岁和10岁左右,穿着全新的一模一样的运动服,那女人却穿着过时的格子旧大衣。
「请坐!」听老板娘这么招呼,那个女人怯怯的说:「可不可以……来一碗……汤面?」她背后的两个孩子不安的对望了一眼。
「当然……当然可以,请这边坐!」老板娘热情的回答着,没有一丝鄙视穷人的神情。
带着他们走到最靠边的二号桌子,然后老板娘向厨台那边大声喊着:「一碗汤面!」一人份只有一团面,老板毫不犹豫的多丢了半团面,煮了满满一大碗,老板娘和客人都不知道老板的这个善心举动。
围着这碗超量汤面,两个儿子吃的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悄悄的说:「好好吃哟!」
妈妈欣慰的看着两个儿子狼吞虎咽,没有动一下筷子。「妈,您也吃吃看嘛!」弟弟说着,挟了一根面条往妈妈嘴里送。
不一会儿这碗汤面连汤带面吃的干干净净。付了一百五十元,母子三人同声夸赞:「真好吃,谢谢!」并且微微的鞠了一躬,走出面馆。「谢谢你们!新年快乐!」老板和老板娘同时这么说。
每天忙着忙着,不知不觉很快的又过了一年。又到了12月31日这一天;迎接新的一年,北海亭的生意仍然非常兴旺。比去年除夕夜更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过了十点,老板娘走向店门前,正想将门拉下的时候,店门又再度轻轻的被拉开,走进来了一位带着两个小孩的年轻妇人。
老板娘看到那件过时的格子旧大衣,马上想起一年前除夕夜只要了一碗汤面的那母子三人。
「可以不可以……给我们煮一碗……汤面?」
「当然,当然,请里边坐!」老板娘依然热情的招呼着。然后,一边带他们到去年坐过的二号桌子,一边大声对丈夫喊:「一碗汤面!」
老板一边应声:「是的!一碗汤面!」一边点上刚刚熄掉的炉火。
老板娘走过去偷偷在丈夫的耳旁说:「喂,煮三碗给他们吃好不好?」
「不行,这样做他们会不好意思的。」丈夫一边这么回答,一边多丢进半团面条到滚烫的锅子里,站在旁边一直微笑看着他的妻子说:「你看起来挺呆板的,心地倒还不错嘛!」丈夫默默的盛好一大碗香喷喷的面条交给妻子端出去。
母子三人围着那碗面,边吃边谈论着,那些对话也传到了老板和老板娘的耳朵里。
「好香……好棒……真好吃!」
「今年还能吃到北海亭的面条,真不错!」
「明年能够再来吃,就好了!」……
吃完付了一百五十元,母子三人满足的走了。
「谢谢!祝你们新年快乐!」望着这母子三人的背影,老板夫妇俩反复谈论了许久。
第三年的除夕夜,北海亭的生意更加的好,老板夫妇彼此忙到甚至都没时间讲话,但是过了九点半,两个人开始都有点不安了起来。十点到了,店员们领了红包也回去了,老板急忙将墙壁上的价目表一张一张往回翻,把今年夏天涨价的「汤面一碗两百元」价目表,重新改回一百五十元。二号桌上面,三十分钟前老板娘就先放上一张「预约席」的卡片。
好像有意等客人都走光了才进来似的,十点半的时候,这母子三人终于又出现了。哥哥穿着中学生的制服,弟弟穿着去年哥哥穿过的稍嫌大一点的夹克,两个孩子都长大很多,母亲仍然穿着那件褪了色的格子布旧大衣。
「请进!请进!」老板娘热情的招呼着。望着笑脸相迎的老板娘,母亲战战兢兢的说:「麻烦……麻烦煮两碗汤面好不好?」
「好的,请这边坐!」老板娘招待他们坐到二号桌,赶快若无其事的将那「预约席」的卡片藏起来,然后向里面喊着:「两碗汤面!」
「是的!两碗汤面!马上就好了呦!」老板一边应声,一边丢进了三团面进去。
母子三人一边吃面,一边谈着话,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
站在厨台后面的老板夫妇也跟着感受他们的喜悦,内心也跟着喜悦起来。
「小淳和哥哥;妈妈今天要谢谢你们两个人啊!谢谢!」
「为什么?」
「是这样的,你们过世的爸爸所造成八个人受伤的车祸,保险公司不能支付的部份,这几年来每个月都必须缴五万元。」
「哎,这个我们知道呀!」哥哥这么回答。
老板夫妇一动也不动的静静听着。
「本来应该缴到明年三月的,但是今天已全数缴完了!」
「啊?!妈妈,真的呀?」
「哎,真的。因为哥哥认真的送报,小淳帮忙买菜做饭,使妈妈可以安心工作,公司发给我一份全勤的特别奖金,因此今天就将剩下的部份全部缴完了。」
「妈!哥哥!真是太好了,不过以后请让小淳继续做晚饭。」
「我也要继续送报纸。小淳,加油!」
「谢谢你们弟兄俩,真的谢谢!」
「小淳和我有一个秘密,一直都没有跟妈妈您说,那是……11月的一个礼拜天,小淳的学校通知家长要去参观教学课程,小淳的老师还特别附了一封信,说小淳的一篇文章被选为全北海道的代表,将参加全国的作文比赛。我听小淳的同学说才知道的,因此,那一天我代表妈去参观了。」
「真有这回事?后来呢?」
「老师出的题目是『我的志愿』,小淳是以一碗汤面为题写的作文,还要当众读这篇作文。」
「作文是这样写的:爸爸车祸了,留下很多债务,为了还债,妈妈从早到晚拚命工作,连我每天早晚认真送报的事,弟弟也全部写出来了。还有,12月31日晚上,我们母子三人共同吃一碗汤面,非常好吃……三个人只叫一碗汤面,面馆的伯伯和伯母竟然还向我们道谢,并且祝我们新年快乐!那声音好像在鼓励我们要坚强勇敢的活下去,赶紧把爸爸留下的债务还清!」
「因此小淳决定长大以后要开面馆,当日本第一的面馆老板,也要对每一个客人说加油!祝你幸福!谢谢你!」
一直站在厨台里听他们对话的老板夫妇突然失去踪影,原来他们蹲下来,一条毛巾一人抓一头,拼命擦着不断涌出来的泪水。
「作文读完了,老师说:小淳的哥哥今天代表妈妈来了,请上来说几句话。」
「真的?那你怎么办?」
「因为太突然了,开始不知说什么好。我就说:谢谢大家平时对小淳的关爱,我弟弟每天必须买菜做晚饭,常常会在团体活动中急忙的回家,一定给大家添了许多麻烦。刚刚我弟弟读一碗汤面的时候,我曾感到很羞耻,但是看见弟弟挺胸大声读完一碗汤面的时候,感到羞耻的那种心情才是真正的羞耻。」「这些年来……妈妈只叫一碗汤面的那种勇气,我们兄弟绝对不会忘记……我们兄弟一定会好好努力,好好的照顾母亲,今后仍然拜托各位多多关照我弟弟。」
母子三个悄悄的握握手,拍拍肩,比往年都快乐的吃完过年的面,付了三百元,说声谢谢!并且鞠了躬走出面馆。望着母子三人的背影,老板好像做年终总结似的大声说:「谢谢!新年快乐!」
又过了一年。北海亭面馆过了晚上九点,二号桌上又放了一块「预约席」的卡片等待着,但是那母子三人并没出现。
第二年、第三年,二号桌仍然空着,母子三人都没有再出现。
北海亭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店内全部都改装过,桌椅都换了新的,只有那张二号桌仍然保留着。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许多客人都觉得奇怪,这样问。
老板娘就讲述关于一碗汤面的故事给大家听,那张旧桌子放在中央,对自己好像也是一种鼓励,而且说不定哪一天那三个客人还会再来,希望仍然用这张桌子来欢迎他们。
那张二号桌变成了「幸福的桌子」,客人一个个传开去,有许多学生好奇,为了看那张桌子,专程从老远的地方跑来吃面,还特别表明要预定那张桌子。
又过了很多个12月31日。
北海亭附近的商店主人,到了除夕这天打烊以后,都会带着家眷集合到北海亭来吃面,一边吃,一边等着听除夕的钟声,然后大家一起到神社去拜拜,这是五六年来的习惯。
这一天过了九点半,断断续续的有人带来酒菜,经常都集合了三、四十个人,大家都很热络;每个人都知道二号桌的由来,大家嘴里什么都不讲,但是心里却想着那「除夕的预约席」今年可能又空空的迎接新年了。
有人吃面,有人喝酒,有人忙进忙出准备菜肴,大家边吃边谈,生意上的话,连海水浴的事,最近谁添了孙子……无所不谈,打成一片,像一家人。过了十点半,门突然再度被轻轻的拉开。所有的人都停止谈话,视线一起朝向门口望去。
两个青年穿着笔挺的西装,手上拿着大衣走进来,大家松了一口气,继续恢复热闹的气氛,老板娘正准备说「抱歉,己经客满了」拒绝客人的时候,有一个穿和服的女人走进来,站到两个青年人的中间。
店内所有的客人都屏住呼吸,听那穿和服的妇人慢慢的说:「麻烦……麻烦,汤面,三人份可以吗?」
老板娘的脸色马上就变了,经过了十几年的岁月,当时年轻母亲和两个小孩的形象,和眼前这三人,她瞬间努力想把画面重迭在一起,厨台后的老板看傻了,手指交互的指着三个人,「你们……你们……」的说不出话来。
其中有一个青年望着不知所措的老板娘说:「我们母子三人,曾在十四年前的除夕夜叫了一份汤面,受到那一碗汤面的鼓励,我们母子三人才能坚强的活下去。」
「后来我们搬到滋贺县的外婆家住,我今年己通过医师的检定考试,在京都大学医院的小儿科实习,明年四月将要来札幌的综合医院服务。」
「我们礼貌上先来拜访这家医院,顺便去父亲的墓前祭拜,和曾经想当面馆大老板未成,现在在京都银行就职的弟弟商量,有一个最奢侈的计划……就是今年除夕,母子三人要来拜访札幌的北海亭,吃三人份的北海亭汤面。」
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的老板夫妇,眼眶里溢满泪水。坐在门口的菜店老板,把嘴里含着的一口面用力咯一声整口吞了下去,然后站起来说:「喂、喂、老板,怎么啦?准备了十年一直等待这一天来临,那个除夕十点过后的预约席呢?赶快招待他们啊!快呀!」
老板娘终于恢复神志,拍了一下老板的肩膀,说:「欢迎,请!喂,二号桌三碗汤面!」那个傻楞楞的老板擦了一下眼泪,应声说:「是的,汤面三碗!」
这个真实故事1998年在日本发表时,老师、家长和儿童,百万以上的读者,都被这篇『一碗汤面』中那位坚强的母亲,懂事又肯吃苦的两个小兄弟,尤其是被憨厚善良的面馆老板夫妇的善行所感动,纷纷流下眼泪。那不是伤感的眼泪,而是被那一份真诚的关爱和那一片宽厚的心肠所感动的落泪,那是读者内心的善念被启发出来而落下的热泪。
从现实的眼光来看,面馆老板所付出的并不多,不过2个面团而已,但是,憨厚、善良、古道热肠,几声诚恳带有勉励、祝福之意的「谢谢,新年快乐!」却使正受残酷现实逼迫陷入困境的母子三人增添面对困境的勇气,走过那艰难的日子。他们的善行获得善报,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兴旺。
这个真实的小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即是不要忽视自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力,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心存善念,也许你那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怀,表面看微不足道,但却能给别人带来无限的温暖和生存下去的勇气。
因此,希望我们都能愿意奉献自己心底的那盏善良明灯,点亮它!即使那只是一点点的亮光,但对寒冷的冬夜而言,却是真真实实的温暖和光明。△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18/75438.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更多文章导读 |
|
|
 |
 |
 |
1. “新京剧创始人”储兰兰死了 年仅38岁(图)
( 242,331次)
2. 2022年三末年代收尾 今年厄运再开始(图)
( 220,898次)
3. 白纸运动发布白皮书 纪录各地示威潮(图)
( 178,861次)
4. 2022年中国群体抗争事件回顾(图)
( 177,074次)
5. 多地上演讨薪潮 农民工叹希望渺茫(图)
( 175,335次)
6. 不理烟花禁令 民众借助抗议活动维权(图)
( 174,358次)
7. 重庆药厂员工抗议裁员 一度击退特警(图)
( 173,620次)
8. 探访徐州铁链女 前律师被困村外(图)
( 172,546次)
9. 异议人士促当局释放公民记者方斌(图)
( 172,260次)
10. 胡鑫宇失踪3个月 警方至今不立案(图)
( 171,788次)
11. 杭州昝爱宗撰文纪念陈子亮 遭警约谈(图)
( 171,095次)
12. 赵立坚被“坐冷板凳” 专家揭其调职内幕(图)
( 159,605次)
13. 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大师说 目前大陆死人四亿,还将死一亿
( 139,991次)
14. 载53人大巴车在重庆侧翻 至少3死23伤(图)
( 124,326次)
15. 【预告】新唐人新年播出神韵晚会及神韵音乐会
( 100,132次)
16. 印度传统秘方拔牙 打开了人眼界(图)
( 66,008次)
17. 女子欲跳桥轻生 着装不便的警员果断展开救援(图)
( 62,398次)
18. 死去的丈夫转生成鹦鹉归来(图)
( 62,266次)
19. 亲身经历"转世白牛"的故事(图)
( 62,176次)
20. 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图)
( 62,090次)
21. 出生七年才说话 轮回转生为一人(图)
( 61,739次)
22. 发自内心真诚关怀的"一碗汤面"(图)
( 61,535次)
23. 庆祝结婚80周年 美百岁人瑞夫妻分享秘诀(图)
( 61,476次)
24. 古人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图)
( 61,351次)
25. 8岁体操女孩励志视频爆红 数百万人观看(图)
( 61,338次)
26. 一位家庭主妇和一张绿松石色野餐桌的故事(图)
( 61,202次)
27. 植物界"美猴王" 让你大开眼界(图)
( 61,066次)
28.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图)
( 61,046次)
29. 君子和而不流(图)
( 60,696次)
30. 老爷车变身太阳能动力 鸥翼车门超拉风(图)
( 60,617次)
31. 九旬翁深入沙漠送报40年 成纸媒最后守护者(图)
( 60,577次)
32. 多藏厚亡 啬吝自伤(图)
( 60,573次)
33. 袁安秉公为民 德荫子孙(图)
( 60,432次)
34. 穿越纪实 18世纪马车夫跌入20世纪火车(图)
( 60,199次)
35. 清正无私 仁厚爱民的黄霸(图)
( 60,132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