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養老金分配不公 民眾怨聲載道(圖)
 
農村老人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只有一百多元人民幣,連肉都買不起。拍攝這些視頻的網友說,如果我們的父母都如此,那我們長大的意義何在?而這些視頻因為沒有按當局的要求「講好中國故事」,已經被勒令刪除。(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近日,中共當局宣布2025年退休人員養老金整體上調2%,創下歷年最低漲幅。消息一出,網絡評論區充滿了批評和嘲諷。民眾普遍認為,區區2%的漲幅,對廣大農村老人而言,只夠「多買幾個雞蛋」。而更多人認為:這不僅是數字之爭,更是反映出是制度性的不公、養老金被違規挪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養老金總體上調2%的政策一出台,立即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不少人認為,2%的漲幅比過去低得多。不少網友吐槽,漲的那點退休金不夠去醫院花的錢。 微博會員「財宇宇」表示,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之所以上調,是因為商品越來越貴,比如買菜、看病,養老金不上調,老人的錢就不夠花,生活水平會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以來,中國養老金已實現「21連漲」。然而,漲幅卻呈現「斷崖式」下滑,從2016年的漲幅6.5%逐年下降到2025年的2%,其曲線與GDP、工資增速放緩高度匹配。 在經濟蕭條的大環境下,人們不禁要問:養老金的錢從哪來?作為最大的繳費群體的年輕一代對此叫苦不迭。 博主「風流雜談」說,養老金來源於「統籌基金」這個大池子。目前面臨的現實是,領取養老金的人數日益增多,壽命延長;而繳費的年輕一代的數量優勢不再,社會撫養比面臨挑戰。 養老金上漲2%,意味著出水口閥門再次擰大,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年輕人「加大馬力」繳費,即提高繳費基數和比例。這讓本已背負房貸、養娃、996壓力的年輕人感到沉重。他們不停的問:「我今天繳的錢養了現在的老人,那等我老了誰來養我?這個池子裡的水還夠嗎?」這種怨言,本質上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深切擔憂和對當下壓力的宣洩。 現在許多在職年輕人的月工資,與大中城市裡退休老人的月退休金出現了「倒掛」現象,即年輕人的工資收入低於已退休長輩的養老金。令年輕一代叫苦不迭。 此外,那些出身於小城鎮或農村,通過刻苦讀書和考試進入名牌大學,並最終在大城市找到工作的年輕人,他們被叫作「小鎮做題家」群體,他們的處境更為不堪。他們在大城市打拚,雖然繳了很多養老金,但他們覺得自己繳的錢,與生活在鄉下老家的父母沒有直接關係,因為他們的父母拿到的退休金太少了,而他們卻幫不上父母的忙。 微博會員「我本該比任何人都溫柔」直言:「我爹媽哪敢逼我結婚啊,他倆現在還沒老呢就怕我未來不給養老了。兒女不管他倆的話,養老金就100塊錢夠幹啥的?在這種馬上要餓死的情況下,傳宗接代親戚面子都是小事。」這段話表明年輕人對未來養老壓力的巨大擔憂,甚至超越了傳統的家庭觀念。 此外,養老金上調還加劇了不公,加大了體制內外與城鄉差距的鴻溝。 近日,「有的退休老人每月可多買一隻雞,有的可加個雞腿,但更多的城鄉低收入老人,喜提三個雞蛋」的話題上了熱搜。 民間爭議的焦點在於,農民基礎養老金每月僅100至300元,調後實際增加2至6元,被網友嘲諷「喜提三個雞蛋」;而城市退休人員,特別是基數較高的體制內職工,比如上海91歲教師月領9000元,實際增長可達百元以上,足夠「多買一隻雞」或「加個雞腿」。這種按比例上調的方式,反而拉大了不同群體間的養老金差距。 博主「風流雜談」分析指出,這種分配上的「不公」源於兩方面:一是地方操作空間:官方文件「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相結合」的模糊定義,給予地方政府在具體執行中「做文章」的空間。他比喻為「中央請客,大家敞開吃,可到了地方,長勺者多舀肥肉,分菜者只澆點湯」,這種分配方式的彈性和潛在的不透明性,極易引發民眾對公平性的猜忌。 第二是根深蒂固的「雙軌制」:中國長期存在的養老「雙軌制」,也就是體制內機關事業單位與體制外企業,導致的巨大養老金差距,是民眾心理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機關退休的「張大爺」月領1萬元增200元,而工廠退休的「李師傅」月領3000元增60元,原本7000元的差距在「普漲」後反而擴大到7100元,讓體制外的群體感到「心寒」。 這種制度性的不公,正深刻影響著社會的價值取向,導致「考公熱」盛行,年輕人寧願湧向「編制」尋求穩定,而非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經濟中奮鬥。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在一些財政狀況惡化的地方,已出現違規挪用養老金的案例。中共國家審計署近期公布的年度審計報告披露: 去年有13個省份將406.26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及相關民生資金,挪用於「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三保」)支出或償還政府債務。 在25個省份,有2.83萬人通過偽造病歷、篡改檔案等手段,騙領養老金5.19億元。其中,山西蒲縣疾控中心一職工「1歲工作、22歲退休」的荒誕案例,通過層層審核,竟違規領取養老金累計69萬元,同時還在新單位工作取酬。 這些觸目驚心的挪用與騙保案例,加劇了年輕人對養老金池子未來是否會「耗盡」(預測2035年可能耗盡)的擔憂。微博會員「不吃辣椒不蘸醬」就表達了普遍心聲:「看到挪用養老金幾百億,我真的非常擔心我交出去的養老金……」 年輕人每月繳納高額社保供養他人父母,而自己的父母卻可能僅領取微薄養老金,這導致了年輕人斷繳社保的比例上升,加劇了對體制的不信任。 博主「風流雜談」總結,養老金上漲2%的政策,牽扯出的是公平焦慮、生存壓力、代際矛盾和身分鴻溝。它像一面三棱鏡,折射出社會轉型期的種種「光怪陸離」:對退休老人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對年輕人是「對未來的透支」,對體制內是「錦上添花」,對企業員工和農民則是「杯水車薪」。要想真正解決問題,僅在漲幅百分比上做文章已是「揚湯止沸」。關鍵在於如何將養老「雙軌制」併成一條軌道,如何讓養老金的池子能持續蓄水。唯有實現無論身分如何,大家都能在相對公平的體系裡憑貢獻積累晚年保障,人心才能順暢平和,社會才能實現真正的安寧。 養老金這個話題也引起海外網友的關注,他們表示:中共「看來共產黨覺得養老金池子掏空速度還不夠快」、「嘴上一視同仁,背地里馬上開始遠洋捕撈;嘴上反內卷,背地里加稅給公務員漲薪;嘴上命運共同體,背地里給你加科技他吃特供」、「只要肉身還在國內,永遠躲不過被收割。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年輕人將來的福利肯定是越來越差,政府不破產就不錯」、「老同志在職的時候還沒有撈錢撈夠嗎?退休這點錢還爭?」△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16/9140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7月16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