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唐青看時事】日本政壇大地震 右翼小黨崛起(視頻)
 
【人民報消息】今天給大家說一個讓全美震驚的事件:上週末,辛辛那提爵士音樂節上,兩名白人慘遭一群非裔暴徒無情毆打,場面怵目驚心,但主流媒體第一時間竟然集體失聲,連馬斯克都看不下去,副總統萬斯也發聲譴責。 再來看看俄烏戰爭最新的進展。川普把原本給普京的停火期限,從50天直接砍到只剩10多天,俄羅斯強硬回應,烏克蘭更是一夜之間慘遭猛烈空襲,醫院、監獄全被導彈襲擊,傷亡慘重。媒體還爆料,朝鮮可能再次向俄羅斯派出了3萬名士兵準備投入戰場。 最後,再帶大家看看日本最近掀起了一場「右翼風暴」。一個之前完全沒名氣的小黨派,打著「日本優先」的旗號,突然崛起為政壇新勢力,甚至撼動了執政幾十年的自民黨,背後原因是什麼? 俄辣嗆川普縮短停火期限 俄軍夜襲烏監獄 我們先來說說俄烏戰爭的最新進展。 7月29日,俄羅斯和烏克蘭回應了川普總統最新的停火期限通牒。川普前一天宣布,把原先給俄羅斯50天的停火談判期限,大幅縮短到只剩10到12天。他說對普京感到非常失望,本來想再表現寬容一點,但認為再等下去根本沒有意義。每次剛與普京談完,俄軍轉頭就去炸烏克蘭的平民區。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克宮已經注意到了川普的表態,但故意迴避了期限問題,只是重複俄羅斯希望和平的老調。不過他也說得很明白,川普這麼逼迫俄羅斯,只會讓俄美關係更加難以緩和。用他的話講,「兩國關係要恢復,需要的是雙方一起努力,而不是單方面施壓。」 但前俄羅斯總統、現任俄羅斯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的反應可沒那麼客氣了。他直接怒懟川普是「在跟俄羅斯玩最後通牒遊戲」。還說:「他應該記住兩件事:1. 俄羅斯不是以色列,更不是伊朗。2. 每一個新的最後通牒都是一種威脅,是往戰爭的邊緣更近一步。」 就在雙方針鋒相對的時候,烏克蘭又遭遇了一輪慘烈的空襲。28日晚,俄軍對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發動了8次猛烈攻擊,其中一枚高爆炸彈直接擊中了一座監獄,造成至少16人死亡、35人受傷,附近的民宅也受到嚴重波及。 此外,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的卡姆揚斯凱市(Kamyanske)也遭遇導彈襲擊,至少3人死亡,多人受傷,還有一所醫院受損嚴重。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憤怒地回應:「在過去24小時內,俄羅斯的襲擊已經導致22名烏克蘭人喪生。每一次他們的殺戮,都在提醒我們,俄羅斯必須遭受更加嚴厲、更加痛苦的制裁,才能迫使他們停止戰爭罪行。」 澤連斯基還特別感謝了川普這次果斷的行動,認為川普總統的強硬姿態「來得太及時了」,他說烏克蘭一定會與美國繼續合作,爭取早日結束這場戰爭。澤連斯基的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也在Telegram上也感謝川普,說:「普京只懂得強硬,而這一點,川普總統已經清清楚楚地傳達給了他。」 但是,我們還注意到一個最新爆料,烏克蘭官員最近評估,朝鮮可能再次向俄羅斯派出了3萬名士兵準備投入戰場。烏克蘭媒體認為,這是俄羅斯故意在川普設定的最後期限之前,給西方展示俄朝軍事聯盟的力量,想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 其實,去年年底,朝鮮就祕密派出了1.2萬名士兵到俄羅斯境內參戰,而澤連斯基此前透還露,這批士兵當中已經有4,000人陣亡。 《基輔獨立報》報導,對此,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亞太安全事務主任克羅寧(Patrick Cronin)指出,普京現在正在精心盤算如何使用朝鮮這張牌,給川普和西方施加心理壓力,期望在談判中獲得更大的利益。而這又給原本就複雜的俄烏局勢,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現在問題來了,川普把期限這麼一壓再壓,究竟能不能逼迫普京妥協?俄羅斯跟朝鮮這樣聯手秀肌肉,會不會弄巧成拙,讓戰爭徹底失控?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兩名白人爵士樂節慘遭黑人圍毆 萬斯、馬斯克譴責 接下來,我們再聊聊一個最近在美國鬧得很大的事件。詭異的是,大多數美國主流媒體在事發第一時間卻集體沉默,到底怎麼回事呢? 事情發生在上週五7月25日,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中心正舉辦一年一度的爵士音樂節,這本來是個歡快熱鬧的節日。但就在活動現場附近的西第四街(West Fourth Street)和榆樹街(Elm Street)交叉口,一對看上去是白人的男女突然遭到一群非裔人士的暴力圍毆。從網友流出的視頻能清楚看到,這名男子被多人拳打腳踢,頭部甚至還多次遭到踩踏,試圖起身時又重重摔倒在地。 緊接著,一名白人女子看到這場景,上前想查看男子的情況,但還沒來得及開口,就也被暴力毆打到昏迷,頭部撞地後一動不動。 當地警方已經證實,這場暴力襲擊至少造成一男一女兩人重傷送醫。目前警方已經對5名嫌犯提起指控,另外還有8個人正在追捕之中。辛辛那提警察局長特里.西特格(Terri Theetge)接受採訪時說,這種行為「殘忍且不可接受」,現場至少有超過100名目擊者,有人還拿出手機拍視頻,但真正打電話報警的居然只有一個人。 社交媒體平台X上的一些帖子稱,這次襲擊可能具有種族動機。 更奇怪的是,面對這麼嚴重的暴力事件,美國的主流媒體卻異常安靜。上週日下午,社交平台X上的一個帳號「End Wokeness」直接質問,為什麼CNN、ABC、NBC、《紐約時報》、《華盛頓時報》這些媒體都沒沒有報導?「 億萬富豪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看到這個帖文之後,也忍不住轉發,並寫道:「為什麼沒有任何報導?」 不過到了週日晚間,包括每日郵報和福克斯新聞才陸續開始報導這起駭人的暴力事件。 副總統萬斯(JD Vance)直接痛斥:「我看到的是一群無法無天的暴徒在毆打一位無辜的人。這令人作嘔,我希望所有參與暴力的人都被依法嚴懲。」萬斯還強調,美國大城市街頭暴力越來越猖狂,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嚴格執法,把這些施暴的人統統送進監獄!」 而辛辛那提市長候選人、同時也是副總統萬斯同母異父弟弟的科里.鮑曼(Cory Bowman),直接把矛頭對準了市政府。他說,現在當地民眾甚至覺得報警都沒用了,因為罪犯被抓進去,隨後就又被釋放到街上,「就像旋轉門一樣」。他還批評市府高層:「這是從市長、市政經理、市議會到警察局長的集體無能導致的。」 辛辛那提警察局有25年經驗的資深警官科博爾(Ken Kober)則對福克斯新聞表示,警方現在遭到極大限制,甚至不願抓捕嫌犯,因為抓了也很快就放了。他痛心地指出:「我們的問題是法院和檢察官根本不願意追究犯罪者的責任。當人們發現犯罪沒有任何後果時,就會越來越肆無忌憚,像這次一樣,公然圍毆市民。」 日本政壇大地震 小黨秒變大勢力! 最後,咱們來聊聊最近亞洲政壇上一個很不尋常的現象:一向以政治穩定著稱的日本,居然也颳起了「右翼風暴」,甚至讓首相石破茂坐立難安。 BBC報導,上週日本參議院的選舉結果出來後,很多人都大吃一驚,一個原本完全不起眼的小黨「參政黨」,竟然從只有1個席位暴增到15個席位,迅速成為日本政壇無法忽視的重要勢力。 這件事為啥這麼受關注?因為「參政黨」這次喊出的口號特別耳熟,叫做「日本優先」。朋友們,熟悉不?就是直接學美國川普的「美國優先」口號啊。 這波右翼浪潮來勢很猛,直接衝擊了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基本盤,自民黨不僅丟了參議院多數席位,去年甚至連眾議院的控制權都失去了。首相石破茂現在的日子可真是「夾心餅乾」,不僅黨外壓力巨大,就連黨內都有人開始逼他下台負責。 那問題來了,為啥一貫平穩的日本突然右翼情緒大爆發了呢? 首先我們要看到,日本現在經濟真的不樂觀。最近幾年,日本民眾飽受高通脹、高物價的困擾,尤其是像米飯這樣的基本食物,價格自去年以來居然翻了一倍。一袋5公斤裝的大米,已經漲到了超過4,000日元,這對很多普通日本家庭來說壓力很大。最近甚至出現超市搶購米糧的場景,民眾積壓的情緒終於爆發了出來。參政黨正是抓住了這波民意,瘋狂批評自民黨政府無能、經濟搞得一團糟,輕輕鬆鬆贏得了一大批支持者。 除此之外,日本右翼勢力崛起背後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外國人問題的焦慮。這些年,日本的外國人口快速增加,去年已經達到歷史新高377萬人。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本政府其實很清楚,引進外國勞動力是必然選擇。但參政黨卻抓住了這一點,不斷強調外國人增加帶來的治安問題和社會負擔,成功地吸引了很多年輕選民和原本支持自民黨的保守派人士。 不過,參政黨並不承認自己排外,他們的創始人神谷宗幣解釋說:「我們只是反對沒有規矩的移民政策,日本人感到不安,就是因為政府在外國人問題上沒有清晰的規則。」 其實,日本右翼勢力的突然崛起並不是孤立的。《日經新聞》指出,類似的右翼浪潮在歐洲早就出現了。德國的「德國選擇黨」、法國的「國民聯盟」、奧地利的「自由黨」,最近幾年勢力都明顯擴大。這些右翼政黨的共同特點,就是在經濟停滯和社會不安的背景下,批判傳統政黨與精英官僚,強調國家主權與保守價值觀,利用民眾對移民和外國人增加的恐懼來擴大自己的支持基礎。 參政黨的創始人神谷宗幣,甚至公開承認自己受到歐洲右翼政黨尤其是德國選擇黨和法國國民聯盟的啟發。這些歐洲極右政黨的成功經驗,也被參政黨用在了日本本土,他們透過街頭演講、社交媒體等渠道,直接向民眾傳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依靠傳統媒體和政治途徑。 當然,日經新聞也給我們提出一個現實的問題:極右翼政黨可以靠著煽動性口號快速擴大席位,但真正想要執政又是另外一碼事。從歐洲的經驗來看,極右政黨雖然能在選舉中獲得席位,但因為立場過於激進,往往被其它政黨排斥,組閣困難重重。比如法國國民聯盟和奧地利自由黨都因為這樣的原因,很難真正進入執政聯盟。 但無論如何,日本這場右翼崛起的風暴,已經不容忽視了。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31/9162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7月31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