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被黨蹂躪一生的女作家關露 (圖)
 
曹漢(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趙丹、白楊主演的經典電影《十字街頭》
的主題歌「春天裏」即出自關露手筆
【人民報消息】中國共產黨頗似邪教,你一旦加入此黨,即失去自由、失去自我。它要求黨員絕對犧牲,無條件服從,將個人意志完全交給組織,而組織則冷酷無情,對黨員可利用則利用,無可利用則棄如敝屣,甚至肆意蹂躪踐踏置之死地。女共產黨員關露(一九○七──一九八二)悲慘的一生是最好一例。

關露生於一九○七年,原名胡壽楣,又名胡楣,「關露」是她後來從事文學寫作的筆名。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自幼喜愛文學,三十年代在文壇已是頗有名氣的女作家,尤擅長於寫新詩,趙丹、白楊主演的經典電影《十字街頭》的主題歌「春天裏」即出自她的手筆,是中共左翼文聯的活躍女性。

關露一九三二年春被吸收加入了中共地下黨,這一選擇從此改變了她的命運,造成了她下半生的悲劇。

奉黨之命做漢奸文人收集情報,勝利後仍背黑鍋

一九三七年上海淪陷後,關露奉黨組織之命留守上海孤島。一九三九年中共南方局負責人葉劍英密電她到香港見廖承志。到香港後,通過廖承志(時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見到了中共特務頭子潘漢年,接受了一個機密任務──打入上海汪僞「七十六號」特務機關,充當中共與汪僞政權特務頭子李士羣之間的聯絡人。當時李士羣與中共暗通款曲,提出由關露的妹妹胡繡楓與他聯絡,因胡繡楓曾對李士羣有救命之恩,李信得過,但胡繡楓在大後方另有任務,潘漢年遂決定改派關露。

潘漢年對關露說,「今後要是有人說妳是漢奸,妳可不能辯護,要是辯護,就糟了!」關露無條件地接受了任務,回到上海與原來左傾文化界朋友斷絕來往,承受着同胞難堪的眼光,與漢奸頭子李士羣交際應酬。

一九四二年,中共特工系統另外派人與李士羣聯絡,關露接令如釋重負,向組織提出到延安或去新四軍。但想不到組織派給她的新任務更叫她難堪:進入日本文化界,扮演漢奸文人的角色,爲中共蒐集日本方面的情報。

在共產黨員無條件服從黨的工作需要的組織信條下,關露犧牲了自己的名譽,進入日本大使館和海軍報道部合辦的《女聲》雜誌任編輯,並經上級領導吳成方指示赴日本本土參加了「大東亞文學代表大會」,消息並見了報。

在當「漢奸」的這段時間,面對朋友的鄙視和世人的責罵,作爲理想主義者新女性的關露內心是很痛苦的。她一再想脫離此羞辱環境,調往他處去抬頭做人,但多次向組織要求調離上海,均被拒絕。關露只好忍辱負重,唯一的希望是抗戰勝利後還她清白。

但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了,關露的噩運也從此開始。

關露戴着「文化漢奸」的帽子,國民政府懲辦漢奸,她首當其衝。爲了怕暴露中共與日僞間的祕密關係,中共不是出面澄清關露的真正身分,而是將關露迅速轉移到新四軍根據地,要她躲起來。渴望着新生和戰友理解的關露隨後即遇到一連串誤解和羞辱,使她精神大受刺激。先是在街上遇見上海來的青年當衆罵她是漢奸,她爲此大病一場,患上輕度精神分裂症。

隨即她多次要求發表詩作,卻被《新華日報》社長範長江要求她換一個署名,說如果共產黨報紙上出現關露的名字,就會在羣衆中造成不好的影響,有人會以此爲口實攻擊共產黨。關露的朋友這樣勸她:「你爲甚麼不能讓人們把關露這個名字忘掉呢?你應該考慮黨報的榮譽,不要去考慮你個人的榮譽。」關露當場失聲大哭。

而且關露失去的不僅是榮譽,還有愛情和終身的幸福。

鄧穎超干涉關露與王炳南戀愛

關露曾戀愛過兩次,都不成功,後來爲了革命又一個人單身十幾年。她第三個戀人是中共建國後的外交高幹王炳南。兩人相識於抗戰前夕,一九四六年兩人再度相逢後,王炳南已與其德籍妻子王安娜離異。三十九歲的關露與王炳南感情發展迅速,很快就到談婚論嫁的程度。當時王炳南爲國共談判中共代表團成員(周恩來爲團長),可常乘軍調處飛機來往南京與蘇北中共根據地。一次王炳南欲乘飛機去看關露之前,按中共的黨組織原則向周恩來夫婦彙報了與關露的戀情。周氏夫婦認爲兩人結合會對黨不利而表示反對,鄧穎超還趕到機場將王炳南留了下來。鄧說,「恩來和我反覆研究,認爲關露是個好同志,但由於她的這段特殊經歷,在社會上已經造成不好的名聲,羣衆以爲關露是文化漢奸,而你又是長期搞外事工作的,羣衆都知道你是共產黨。如果你們兩個人結合,將會在社會上產生不好的影響。」

爲了黨的利益,王炳南向關露寫了絕交信,並說明了原因,這對關露是致命的一擊。從此這位曾相當浪漫的女詩人封閉了她的感情世界,再不談感情事,心如死灰,形單影隻地苦度下半生。

而且從她抵達解放區後,因爲這段經歷而不斷地受到政治審查、拘押和監禁。從解放區的整風運動、反胡風運動、潘漢年案、五七年反右直到文革,每次她都是「運動員」,一共關押被捕四次,前後坐牢十餘年,多次精神陷於崩潰的境地。

對黨絕望而自殺告別苦難人生

文革結束後的一九八二年三月,關露長達幾乎半世紀的冤案終獲平反,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出了一份題爲「關露同志的平反決定」,首次澄清關露是由黨派往上海作情報工作,「不存在漢奸問題」。

但此時這一遲來的恢復名譽對關露己毫無意義,她已走到人生盡頭,滿頭白髮,周身病痛,孑然一身,住在一間只有十平方公尺的陋室中,孤苦無依。對人生她己毫無留戀。

就在獲得平反的該年冬天,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日子,絕望的關露吞安眠藥自殺了。她平靜地躺在一張破舊的單人木板床上告別了苦難的一生,枕邊唯一陪伴她的是一個大塑料娃娃。是年關露七十五歲。死後,她在左聯時的好友丁玲悲憤地說道:「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充滿陽光,但是陽光照不到她身上。」

另一位女作家楊沫說關露「把一生貢獻給了黨」。但黨給了她甚麼?

關露最後以自殺了結人生,是不是最終對利用蹂躪了她一生的這個邪惡的黨宣告了她的憤怒、反抗和決絕?

摘自金鐘主編《共產中國五十年》,開放雜誌社出版,1999年11月第二版。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1/20/2395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