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胡锦涛至多假动作维持外界期待 修宪“雷声大雨点小”
 
王丹
 
【人民报消息】10月份,中共将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的重点将是讨论修改宪法的问题,讨论的结果,将在明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通过。这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一九八二年以来所进行的第四次修改。

这次修宪在大陆民间引起强烈关注,自由派知识分子更是议论纷纷,其原因在于:第一,今明两年,是新上任的胡温体制与不肯放权的江泽民及其上海帮这两个政治集团权力斗争的关键时期,此次修宪将会触及到的"三个代表"入宪的问题,关系到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也影响到近期中国的政治走向。第二,随著经济改革已无更大空间和SARS风暴引发的政治效应,从中共内部到民间社会,对政治改革的呼吁再度高涨,修改宪法在中国近五十年的历史中,一向就不单纯是宪法自身的调整问题,而是中共政策调整在宪法上的反映。因此,此次修宪是否会在政治改革上有所突破,令外界颇多猜测。

基于以下分析,我认为此次修宪不会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起点,也不会成为中国政治发展中具指标意义的事件。它基本上会是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修宪,当局能做的与外界的期待会呈现极大的落差。

形成落差

这是因为,第一,胡温体制与江系人马之间的政治较量仍处于形势并不明朗的阶段,胡温体制虽在位势与民望上占据上风,但在组织人事与政治实力上却逊于江系人马,在双方胶著的阶段,谁也不会贸然进行政治上大的动作,以免给对方留下可乘之机。"三个代表"入宪,是与宪政精神相悖的,但一九九九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修宪,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序言已开党内先例,因此"三个代表"会依江泽民之愿入宪,但正如参与本次修宪的学者李曙光透露,江泽民的名字不会如邓小平一样写入宪法,这忠实的反映出胡江之争,双方各有退让的格局,这种格局之内,修宪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第二,尽管民间对政治改革呼声很高,胡锦涛也亟欲寻找与江泽民的区隔之处,但以胡目前的政治动作来看,他在政治形像上进行调整,在巩固权力上加紧进行人事布局方面的兴趣更大。政治改革是一个地雷阵,两任原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赵紫阳都在闯入该阵后阵亡,以胡锦涛的谨慎个性,他至多会做一些假动作以维持外界对他的期待,真正从修宪入手改革政治制度远非他今日所能做的事情。港媒报导,八月初中共高层下令不许在媒体上和学术讨论中触及修宪、政治改革和"六四"问题,已经清楚表明当局不会在此次修宪中提出政治改革问题。此次修宪据传将写入"私有财产受到保护",也不过是将已有的共识追认而已。

在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宪政,但宪政并不是修宪、立宪这么简单。在目前,外界与其指望中共修改宪法以开启政治改革大门,不如致力于形成足够强大的民间压力。因为只要中共不感到危机,那么这个以维护既得利益为主要政治宗旨的政党就不可能主动变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宪法与政治制度。

(BBC)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8/27/2769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