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與天鵝之死
 
凌鋒
【人民報消息】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到美國作第四次訪問,各式評論很多,唱好唱壞到兩極化的程度。但是最特別的是法新社的評論,形容此行是「天鵝之歌」。天鵝在臨死前發出它最悽美的叫聲。對江澤民此行來說,「悽」當然是悽,「美」則另當別論了。

從「天鵝之歌」,首先想到法國作曲家聖桑1886年所作的大提琴經典作品「天鵝」,那真是可以用「悽美」來形容,旋律優美,意境深遠,過耳不忘。但是不說不知道,它是管絃樂《動物狂歡節組曲》中的一段,也是唯一不帶漫畫和戲謔色彩的一段。後來被演繹成芭蕾舞《天鵝之死》,描寫一首喪偶的天鵝孤寂的心情和臨死前絕望、痛苦的掙扎。

從這點來看,江澤民到美國的狂歡,齜牙咧嘴而又老態龍鍾、力不勝任的樣子,卻是到了「晚期」了。只是該是其它動物而不是天鵝的晚期。當然江澤民不愁無偶,但是政治上的孤寂和臨終的痛苦,倒頗神似。

天鵝臨死前所作的「天鵝之歌」,來自西方的傳說。但是不論中西,天鵝都是純潔和美好的化身,就是中國,也將「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當作輕蔑的民諺。因此把江澤民比作天鵝,無疑是南轅北轍。江澤民的醜惡、殘暴、貪婪、狡詐、小氣,庸俗、輕浮,說他是癩蛤蟆還像一些,他想吃天鵝,可絕對不像天鵝。如果一定要說他是天鵝,那隻能是天鵝中的異類,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黑天鵝。而不幸的是,中國有不少的白天鵝,真的被江澤民吃下去了。他還想吃掉世界上的白天鵝,這是中國的不幸,人類的不幸。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0/31/2364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02年10月31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