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領袖無能(圖)
 
李怡
 
【人民報消息】上星期二,代表金融界的立法會議員李國寶,公開表示特區政府應發表白紙草案諮詢公衆;他表示,二十三條立法問題已經讓社會出現很大分化,「董建華作爲領袖,應該出來嘗試化解社會分化,給多些時間大衆考慮……」。

李國寶表現出他的勇氣與誠實敢言作風。他對董伯提出的「請求」,若董伯作爲領袖,自然是應該承擔的責任,然而,從上週一董伯對反對立法遊行的反應來看,社會分化毋寧說正是董伯造成的。是他一意孤行地要用藍紙草案的方式倉促立法,而無視社會上多數人的反對之聲。社會上支持立法的人士,其實主要只是支持董伯。在支持與反對立法的問題上,董伯不僅有所偏袒,而且根本就是分化的起源,在這種情形下,他又怎能化解社會的分化呢?

其次,董伯雖說用「廢除投票」的方式,自動當上了第二屆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但無論在合法性上,以及能力表現上,都絕對難以讓社會認同他是香港的領袖。

過去,香港的親中護董人士爲董伯辯解,說他擔任第一屆行政長官是「孤身一人上路」,整個政府都掌握在「前朝遺臣」手中,因此政績不彰並不是董伯的過錯,而且以「孤身一人」對付整個公務員系統,他已經算表現得不錯了。

筆者不知道,親中護董人士,是否這樣向北京打報告的。不過,兩年前,在澳門迴歸一週年大會上,江澤民曾藉澳批港地表示:「行政長官既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也是特區政府的首長。」言下之意,行政長官應掌有政府的實權,換句話說,「公務員之首」不應是政務司司長,而應是行政長官本人。

在中央指示之下,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被批評爲沒有與行政長官配合,而被迫請辭。但事實上,至少在鍾庭耀事件上,陳太是具政治智慧地早早希望事情告一段落,反而是董伯堅持要調查,才查出一個「不誠實的證人」路祥安的。

董伯當上第二屆特區行政長官之後,推行問責制。政務司司長已不再是「公務員之首」,三司十一局的「政策成敗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董伯今年四月十七日在立法會的演辭)。於是,行政長官這回真真正正地是「政府的首長」也,他再也不是「孤身一人上路」,而是組成直接向他負責的班底。

大權在握之後,表現如何,真是有目共睹。細價股事件失錯;「推高樓價少少」長時間「只聞樓梯響」,待推出「救市九招」又是徒勞無功;「財赤」嘴說○六、○七年可解決,卻向朱鎔基表示「憂心如焚」;公務員減薪舉棋不定……。而最莫名其妙的是,違反他自己說的「急市民所急」推出二十三條立法諮詢文件。

直接向董伯負責的葉劉淑儀,她爲二十三條立法作的種種辯解,成爲促使愈來愈多人反對立法的主要原因。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已沒有駕御她或爲她緩額的責任。問責制之下,葉太的「政策成敗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我們又怎能相信董伯可以冷靜處理市民的憂慮,能夠公正化解社會的分化呢?

沒有這麼大的頭就不要戴這麼大的帽子。獨攬大權的問責制之下的行政長官這頂帽子,對於一個志大才疏的人來說,委實太大了。

(蘋果日報)(12/23/2002 13:10)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2/23/2443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