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爲何借三、四來說"不三不四" (圖)
 
容乃加
 
宋 趙孟堅《歲寒三友圖》。

【人民報消息】「不三不四」像什麼樣呢?人說「不三不四」意味着不像樣、不正派的意思,「沒三沒四」也是一樣的意思。爲什麼拿「三」和「四」這兩個數字來作比喻呢?我們先從漢字的構成本意,來追根究底。 說「三」 《說文解字》解釋「三」:「天、地、人之道」。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說法來自易經,《易經.繫辭下》:「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也就是說「三」涵蓋了天、地、人之道。 「三」,衍生出「多、豐富」的含意,也代表天地人間極致的意思,例如「三生有幸」表示幸運之極。再看漢字的構成表現,同樣的三字相迭造成一字,成了「衆多」的化身,如「鑫」表示興盛、金多財多;「森」以三木表示木多、樹木濃密的樣子;「淼」是水多,水流廣大無邊際的樣子;「焱」就是烈焰、火花;「矗」就是直立高聳的意思,例如崇山矗矗。 中國傳統文化中,帶有「三」的意象的詞語很多,例如:歲寒三友——松竹梅,三顧茅廬,周處除三害,桃園三結義等等,表現了中華文化豐厚的文化內涵。 說「四」 《說文解字》解釋「四」:「象四分之形」。「囗」表四方,內中有「八」,象四分之形。那麼,四方之內四分之形代表什麼意義?看《易經.繫辭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就是說從高層次看「四」表示天地陰陽變化組合成的四象,從而衍生種種現象。西漢史書《古三墳》說:「四象變而成萬物。」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四」用在許多詞語中,表現了天地四方種種現象,例如:四季、四方、四海、四君子、名揚四海、大丈夫志在四方……,「四」無所不在、無所不通。 再說人生,人生的黃金時期在於「四」。《禮記.曲禮上》說人生「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所以說人生邁入「四十」這一程是最好的時期,方方面面都成熟了,種種能力發展到最強盛的時期,可以入仕途發揮抱負、貢獻專長。人生「四十」最強、最美。 後來中國人對「四」不懷好感,最爲明顯的例子就是喜事不喜「四」,送禮不用含有「四」的東西,禮金的數字不要帶有「四」,這裏面有與「死」諧音的思考,這是以偏概全,過度忌諱諧音的自我束縛了。 說「不三不四」 追究了三、四的字義,得以了解其來自易經賦予生命的智慧,說「不三不四」的表現,就是不符合天地人之道,當然就不是「正道」。「不三不四」就是不在天、地、人道中,不符合天地陰陽變化之道,不符合陰陽調和之道,所以就是不像樣、不正派的東西或行爲。 《周易.說卦》也說,天、地、人之道,表現在天之道有陰與陽,表現在地之道有柔與剛,表現在人之道有仁與義,在《易》卦中,以六畫(六爻)成一卦,天、地、人三才各有二爻來展現。第三爻和第四爻居於天地之中,是人之道的表現,展現性命本於「仁義」的道理。所以從《易》的人道來看「不三不四」,就是指「不仁不義」的行爲,也就是非人的行爲表現。另外,還有「半三不四」一詞,就是形容「失魂落魄,無精打采」,「三」去了一半,就像徒然有個人樣但沒了人的精氣神。「不三不四」、「半三不四」這樣的造詞真的是緊扣漢字的精髓,有着深奧的文化內蘊。△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11/30/7005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